城管是指负责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的工作人员,他们属于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虽然城管队伍中的工作人员大部分属于事业单位编制,但并非所有城管队伍中的工作人员都是事业单位编制。
城管队伍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人员,首先是在城管局中由国家进行统筹管理的公职人员,例如正副局长、大队长、科长等相关领导层员工。
通常都是军人转业而来,一般不会穿城管制服或轻易外出现场。他们经过专业训练,具备较强的应对能力和执行能力。
他主要负责统筹协调工作,并在办公室内发布命令。他属于行政编制,并享受公务员福利待遇,薪资也是城管局中最高的。
其次第二级就是普通的城管队员,他们属于正规编制,只是在组织结构上比领导层低一级。尽管平时并不在现场,但他们也承担着重要的工作任务。
他们甚至会亲自下到一线处理如查处违章建筑等重大事件。
这一级队员还配备了正式的工作服、头盔、防弹背心和对讲设备。
这些人都是通过地方事业单位的考试进来的,因此他们被认为是正规的,是妥妥的事业编制人员。
尽管他们年龄较小、人数较少,但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与同地区其他专业人员的水平相当,薪资待遇也与警察队伍基本相同。
关于最后一类人,就是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中的协管员。他们既不是公务员也没有事业编制,只是各地方劳务公司的派遣人员,也就是我们口中所说的临时工。
他们可能曾经是失业的企业职员,也可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社会人士,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随处见到风采照人的一线城管队员。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他们也穿着制服,但与正规的城管队员的服装仍然有所不同,他们缺少头盔、背心和对讲设备等装备。
与前两者相比,外出执法人员的福利待遇和薪资普遍较低,占据整个城管队伍90%以上的人员数量,但是他们是外出执法队伍的中坚力量。需要注意的是,这类人群的福利待遇和薪资相对较低。
因此当看到城管和商贩起冲突后,大家都觉得执法部门处理结果基本上都是临时工,甩锅的现象比较普遍。
其实情况并非完全由协管员主导,但考虑到人员组成比例,很可能是由临时工所为。
总之,如果把城管队伍中领导层比作将,正规的城管队员就是士,数量最多的协管员就是卒。
城管的薪资待遇相对稳定,通常会依据其地区和级别而有所不同。他们的职责范围主要包括城市管理、环境卫生和市容整治等工作。城管部门的工作人员有权处理一些违反市容管理规定的行为,如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涂乱画等现象。此外,有些城市的城管部门也有权利管理和处罚违章停放的车辆,但并不是所有城市的城管都有这项职责。
城管队伍中领导层的公务员和事业编制城管队员的薪资与大量的协管合同队员是不同的。
比如坐在办公室下达命令的公务员,薪资由基本工资、薪级工资、特殊津贴和绩效工资构成,总收入大约在每月5000到6000元之间。
通常,福利待遇是按照正常公务员的水平来确定的,无需多加赘述。
行政执法中队的事业编员工,通常本科毕业后的基本工资在每月3000到4000元之间。
他们还能享受到包括五险一金、带薪休假和年终奖在内的福利待遇,预计全年收入大约在6到7万之间。此外,如果遇到当地举办大型促销活动,可能还会有额外的奖金奖励。
关于城市协管员而言,他们的工资相对较低。
一般来说,团队分为实习期、考核期和正式录用阶段。工资由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组成,总额大概在每月2500到3500元之间。
此外,每年员工的工龄工资也会逐步增加,不过涨幅会受到一定的上限限制。不过一般来说,城市协管员通常只缴纳3险或5险,一般不包括1金。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的福利待遇也会有所不同,总的来说,都会维持在一个平衡的水平上,既不过高也不过低。
这份工作既不是人们梦寐以求的,也不会被人们完全拒绝,毕竟普通协管员希望能有转正的机会,正式员工希望升职加薪,而高层领导则期待着安然地退休或选择跳槽至其他地方。
城管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城市环境卫生和秩序,包括清理卫生死角、维护市容市貌、规范市场秩序等。城管在履行职责时拥有一定的执法权力,可以进行执法检查和处理违法行为。这些职责和权利可能超出一般公众的了解范围。
城管的工作远不止管理小商小贩的占道经营,他们还需要负责城市卫生、道路清洁、非法广告以及公共场所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工作,牵涉到城市环境卫生的诸多方面。
他们的职责范围包括对道路建筑、广场公园以及乱搭乱建等城市建设工作进行监督维护。市容市貌管理,就是指他们平时经常听到的工作内容。
此外,他们还要负责管理和维护交通秩序,例如处理违章停车、横穿马路等交通违法行为。
在处理违章停车问题时,城管是没有权利进行执法的,他们只能收集违法信息,并将信息上传至交管部门进行处罚。
城管并没有执法权,但他们通常能够没收摊贩的经营工具是因为他们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和指示。城管和摊贩之间时常发生冲突的原因在于城市管理和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城管的任务是维护城市的秩序和环境卫生,而摊贩则在城市中生活,经营和生计之间存有矛盾。
2023年6月13日晚,四川内江东兴区发生了一起事件,涉及到6名城管巡查人员和流动商贩钟某两兄弟的争执。
随后商贩倒地,引发了大批群众围观,情况逐渐失控。
在内江公安局局长现场亲自指挥后,通过扩音喇叭呼喊,事件得以平息。
根据官方通报,事件的起因是钟某两兄弟未听从城管的劝告,在其他商贩都已经离开的情况下,仍然继续在道路上经营。在城管队员收回双方经营的称时,双方发生了抢夺和争执。
城管在市区负责城市管理秩序,包括管理市容市貌、维护城市环境卫生等职责。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城管在执行职务时有权对违反市容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制止和处理,包括没收违规摆摊售卖的商品。但是,城管在执行职务时也必须依法行使权力,保障合法商贩的权益,并且应该依法程序进行,不得滥用职权。
根据《城市管理执法办法》第29条的规定,城管扣押的物品必须进行妥善保管,不得擅自使用或损毁处置。
如果发现有涉嫌违法的物品,将会移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就是说城市管理人员在工作时,可以对违法摊贩的经营工具进行没收暂扣处理。
但前提条件是:
城管在执行暂扣物品的时候,必须出示带有印章的《暂扣通知书》,上面要注明有关当事人接受处理的日期等信息。
接下来需要一份由执法人员签署的被扣押物品清单。
如果摊贩没有这两样东西,他们是可以拒绝的,并且有权选择拨打12345或12319对城管的执法行为进行举报。
为什么城管和商贩总是发生冲突,即使规章制度明确且简单?
首先就是执法手段太过简单粗劣
通常与城管发生冲突的商贩,往往涉及一些违法行为,这一点是不争的事实。
执法者的执法行为难道就真的合规合法吗?
执法部门在对待弱势群体时,应该更加包容、耐心和理解,即使他们表现出不当行为。
其次就是城管队伍编制混乱不堪
如果城管队伍中都是公务员或事业编制而没有临时工,他们是否会为了摊贩的一盒烟而冒险赌上自己的职业前程呢?
公务员和摊贩之间的冲突令人担忧,尤其是在光天化日之下。
不管在哪个城市,城市中有公务员编制的城管队伍,他们很少会和摊贩发生冲突。
这种奇怪现象的成因有很多,要想有效解决并不容易。需要多方参与、配合和监督,才能取得成效。否则,再多的空话也无济于事。